有一座老宅,它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这座老宅是王奶奶曾经的家,如今,它已化作记忆中的一抹残影,但关于它的故事,却像老宅的基石一样,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王奶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步履蹒跚,眼神中却透着坚定。她时常站在那座老宅的旧址上,望着远处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心中五味杂陈。5年了,她一直在外租房居住,每当夜深人静时,那份对家的渴望便如潮水般涌来,让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闺女,5年了,我都没有地方住,你说我可咋办啊。”王奶奶紧紧握住赵雪静法官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这双手,曾无数次为家人操劳,如今,却只能无助地寻求法律的帮助。
事情还要从五年前说起。那时,王奶奶一家因一套老宅而陷入了纷争。王奶奶与老伴育有两子一女,长子李东已去世多年,留下了一个女儿李小楠。老宅是王奶奶和老伴在 1991年从本村购买的一块宅基地,后来翻建成了现在的模样。老伴去世后,王奶奶和长子李东一家继续在这里居住。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 2009年,李东也因病离世,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到了2017 年。老宅所在的片区准备拆迁改造,这本是一件好事,却没想到成了王奶奶一家纷争的导火索。李小楠和母亲得知消息后,迅速回到了老宅居住,并以李小楠的名义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当王奶奶得知这一消息时,犹如晴天霹雳,她坚决不同意这份协议。于是,一场关于老宅权属的官司就此拉开序幕。
王奶奶提起了确认之诉,经过一二审法院审理,最终确认了那份拆迁补偿协议无效。然而,这只是开始。随后,王奶奶又提起了民事诉讼,要求对老宅因拆迁所应获得的安置补偿对价进行继承分割。但法院以案涉房屋已灭失,相应拆迁利益又未实际取得、尚属不确定的权利为由,驳回了她的起诉。王奶奶没有放弃,又提起了行政诉讼,要求住建部门履行拆迁补偿安置职责。这一次,法院支持了她的诉讼请求。
2021 年,住建部门终于作出了处理意见,将已拆除的老宅的拆迁安置方案明确为一层的A 楼房和四层的B 楼房,以及拆迁安置补偿费 7万元。然而,这并没有让王奶奶一家重归于好,反而让矛盾更加激化。 王奶奶和孙女李小楠一直无法就如何分割安置房屋和安置费用达成一致意见,于是,这些财产只能暂由社区居委会保管。
5年时间,王奶奶打了6次官司,每一次都满怀希望,每一次又都失望而归。她无数次站在老宅的旧址上,望着那片废墟,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哀伤。她不明白,为什么曾经和睦的一家人,会因为一套老宅而反目成仇。
就在这时,赵雪静法官接手了这起案件。她仔细查阅了之前几次诉讼的审理过程,对双方争议的问题有了初步了解。她深知,这起案件不仅关乎法律的公正与权威,更关乎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幸福。
赵雪静决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她首先来到王奶奶所在的居委会了解情况,发现老宅在居委会并没有办理权属登记信息,也没有登记记录。这让她意识到,这起案件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接着,赵雪静又与李小楠提供的邻居、证人电话联系,试图还原老宅的历史真相。通过多方打听和调查,她终于得知了老宅的翻建情况和王奶奶一家的居住情况。原来,老宅最初是王奶奶和老伴购买的宅基地,后来一直由王奶奶和李东一家居住。李东确实对老宅的部分地方进行了翻建,但翻建的范围和比例却无法准确界定。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赵雪静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如果仅仅判决分割比例,两套安置房肯定没法直接入住,只能等着分配。而王奶奶已经年过七十,拆迁后的日子里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她想要房子的心情非常迫切。
“必须调解!”赵雪静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她知道,只有调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让这个家庭重新找回昔日的和睦与温暖。
然而,调解之路并不平坦。王奶奶和李小楠已经历经了6次诉讼,心中的怨气和不满早已根深蒂固。她们都不同意调解,觉得反复诉讼五年了,这时候同意调解就像自己给对方低头认错了一样。
赵雪静没有放弃,她决定从情感入手,先让双方冷静下来,再慢慢讲道理。她算了两笔账给王奶奶和李小楠听,以她们的陈述为前提,如果法院真的判决分割比例,那她们将面临怎样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困境。听完赵雪静的账本,王奶奶和李小楠都沉默了。她们开始意识到,继续打官司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看到双方都有了松动的迹象,赵雪静又趁热打铁,和王奶奶坐下来聊了聊这5年的心路历程。她不谈案件审理,只聊王奶奶这5年的委屈和不满。王奶奶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她紧紧握住赵雪静法官的手说:“ 李小楠是我哄起来的,她爸去世又早,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呢。闺女,你做工作吧,我相信你。”
接着,赵雪静又把李小楠和其母亲邀请到了法庭。李小楠的母亲也是一肚子的委屈和不满。赵雪静耐心地听着她们的诉说,然后和她们聊了聊现在的生活、捋了捋法律关系、算了算账。最后,李小楠及其母亲也同意由法庭来主持调解。
调解方案很快就确定了。赵雪静提出了三个方案供双方选择。经过多次沟通、反复协调,王奶奶和李小楠最终同意各退一步,在两套安置房屋的处理上达成一致意见:一层的A楼房归王奶奶所有,四层的B 楼房归李小楠所有。至于安置费用7万元,考虑到王奶奶一直在外租房居住且没有收入来源,李小楠最终同意让出6万元给王奶奶,自己只留下1万元。
当王奶奶和李小楠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的那一刻,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个历经5年的家庭纷争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王奶奶也终于住上了属于自己的新房,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站在新房的窗前,王奶奶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期待。她知道,是法律的公正与温暖让她重新找回了家的感觉。而她更知道,这份温暖不仅仅来自于法律的判决,更来自于那些像赵雪静法官一样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的司法工作者。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怀揣着这份温暖和感激,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明天。
- 上一篇:白银以宽幅震荡为主
- 下一篇:“黄鹄”轮顺利通过苏伊士运河_大皖新闻 | 安徽网
